大众网评论员 李慧
运河之畔,孔孟之乡。位于鲁西南的老工业基地,济宁曾以煤炭、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支撑起区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然而,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济宁如何破局?答案便藏在这场从“制造”到“智造”的基因重组里……
存量焕新!激活传统效率源
济宁的产业根基在于传统制造业,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曾是其经济支柱。但在智能化浪潮下,这些“老字号”并未固守旧模式,而是以技术创新重塑竞争力。
在济宁,作为传统矿机的山东山矿机械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加速智能化蜕变,其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等“冠军产品”远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智能产线更让老厂房迸发新效能,“笨重铁疙瘩”已然蜕变为高效“智造尖兵”。
网配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